银天科技设计出品
扫描关注银天科技微信公众账号

广州网站建设

共享单车走向何处?

银天科技2017-03-12行业动态
2016年年底至今,创投圈唯一的爆款当属共享单车。BAT与财阀纷纷涌入这个赛道,对其产生的现金流与流量入口寄予厚望。补贴和烧钱已经开始,从免费骑行一天到三天,大量用户的生活方式也正在被资本改变。

 
共享单车成为国民照妖镜、摩拜D轮融资加注、首例投资人撤资现象发生、ofo与电信华为合作智能锁……最近共享单车出镜率可谓高得离谱,其中摩拜ofo无疑成为绝对主角,赚足公众眼球。
 
明明2016年共享单车是五颜六色的,创投圈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潮,可到了2017年却并未绽放五彩斑斓的火花。橙黄之外或日渐式微,或还没开始就已结束,整个共享单车市场“双雄对峙”的趋势越发明显。
 
近日一家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《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》显示,2016年ofo、摩拜分别以51.2%、40.1%的市场占有率列于共享单车一二位,而剩下几家仅占8.7%的市场份额。数据之外还有无突围的可能?
 
从整个共享单车市场来看,2015-2016年已实现245万到1886万的巨大增幅,有机构预测到2017年,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,年底或达5000万用户规模。目前ofo和摩拜都称平台已达1千万的用户数,但毕竟仍有巨大能量还未释放。
 
另外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,低门槛,亦给很多小企业分蛋糕的机会,再加之资本的狂热追逐使共享单车行业看起来很美。
 
“橙黄”之战
 
从ofo传出正募集高达 1.5 亿美元融资,到“橙黄”数据打架,再到摩拜宣布D轮融资加持,进入2月以来两方火药味越来越浓。但从这一轮局面来看,显然摩拜略胜一筹。
 
2月8日,比达咨询发布数据显示:ofo以51.2%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,ofo的城市覆盖数是第二名的3倍;单车投放量是第二名的1.6倍;ofo以9.4分的综合得分成为用户满意度第一的共享单车品牌。

 
几乎同时,Trustdata发布数据显示,摩拜单车月活跃用户量已达313.5万人,相当于ofo的3.3倍。摩拜单车日充值笔数达10.79万笔,而排名次席的ofo仅有2.31万笔。
 
随后,艾瑞咨询发布的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数据显示,2017年第一周,摩拜单车APP(不含微信小程序)的 WAU(周活跃用户量)达584.9万人,是行业第二名的4.2倍。
 
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,总的来说ofo从市场占有率、城市覆盖率、单车投放量赢得第一,而摩拜从用户量、月活数、充值数称冠。显然这是从不同维度的比较,但哪些数据更有价值呢?
 
ofo在进入城市的数量一项上领先,但摩拜单车不仅在融资金额上已2倍于ofo,此外在多个用户使用数据上,如用户量、月活数等已全面领先ofo。此外艾瑞的数据显示,摩拜的周活跃数、日均使用时间都呈上升趋势,但ofo呈下降趋势。
 
艾瑞网数据显示:摩拜单车APP的日均总有效使用时间由800.4万分钟增长至939.1万分钟,涨幅达17.3%,用户粘性不断增强;同期,ofo共享单车APP用户日均总使用时长从最高时段的330万分钟降到258.3万分钟,降幅近22%,用户粘性不断降低。
 
可见用户粘性方面摩拜显然优于ofo。摩拜进入每个城市,都是经过精心测算的:哪些城市适合发展共享单车,多少数量的单车投放更合理,摩拜都有自己的“帐本”。而ofo现阶段以圈地为主,所以扩张速度似乎更快。
 
ofo和摩拜在济南受到的差别待遇也说明了这一问题。近日ofo小黄车在济南中心城区仅出现一天便被强制撤走,因当地政府认为ofo无“智能运营能力”被要求整改,简而言之ofo需采用有定位功能的智能锁。而同时摩拜却在此地顺风顺水。
 
从融资情况、活跃用户数、日均使用时长以及单月增长情况等多个维度对比分析后,不难得出摩拜已进入领跑状态。但只能算阶段性领先,两家企业整体实力与盈利模式目前仍然平分秋色,孰胜孰负还需时间检验。
 
高昂的线下运营成本
 
线下运营的成本,可能是客单价0.5-1元(且时常免费)的共享单车无法承担的。而每月的运营成本具体是怎样的?虎嗅代你计算一下。
 
对于共享单车来说,线下运营是非常繁重的工作。根据一二线城市的潮汐效应将单车重复投放、根据报修信息寻找被损坏的单车并运输到维修点、定期检查和养护、并把那些确认无法重新投入使用的单车进行报废处理。不论从人力还是财力投入都相当巨大。
 
 
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,摩拜延续了Uber时期的城市运营风格,把此前3人开城的模式扩大到10人开城。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后以城市规模为标准投入人员,40-80之间不等。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基本的编内人员就在80人左右,主要的职责数据分析、活动策划。而这80人还不包括那些马路上常见的找车、挪车的临时工。在40-80人之间取中间值,以每座城市稳定运营团队为60人的标准计算,摩拜目前已进驻26座城市,每人每月工资5000元计算,每月只在人力成本一项上就需要支出近800万元,这还不包括车辆运维的成本。
 
ofo方面虽未透露具体的人员配置,但需要完成的工作大致类似。
 
相较于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,0.5-1元的客单价实在太微不足道。何况现在常常收到摩拜和ofo推广免费骑行活动的短信。戴威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补贴用户的手段。而补贴的目的仍然是扩大用户数量、抢占市场份额。
 
或许会有人说,政府早已经公开表态支持共享单车,官方或者能提供加持。然而事实并没有这么乐观。官方确实表达了支持,但能做的就是在地铁、公交等接驳区域划定建议停放范围,实际的线下执行,显然还是需要靠企业自身完成。
 
“蒙眼狂奔”然后呢?
 
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尚处于烧钱圈地争用户阶段。各家企业都在寻找更稳定的盈利结构和模式,不过几乎都还没有找到。
 
王晓峰的一句“如果我有30%的利润率,为什么要找投资者一起分钱的?找投资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,希望一起寻找商业模式的”虽够坦诚,但被业内广泛吐槽。
 
市场仍处于“蒙眼狂奔”阶段,造车成本+低廉的收费模式+押金外零变现的窘境,算来算去都无法持续经营。虽有资本的不断加持,但仅靠融资能烧多久?
 
最终的结果不难想象,就如同当时网约车市场,烧得起的成为滴滴,烧不起的或被兼并或从此了无音信。最后就剩下摩拜和ofo谁将吞并谁,或者卖身网约车或其他互联网市场成为业务补充。
 
那么目前未找到的盈利点未来可能找到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有分析称在整个市场度过侧重速度的布局周期,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后,它会成为一种基础设施,进而创造更大更丰富的连接机会。
 
目前绝大部分共享单车整体骑行轨迹大致稳定,那么用户画像会随骑行频次增加以及与周围基础设施、商业中心之间的关联性增强而不断丰富。这些都将成为极具想象空间的大数据,以此进行价值衍生。
 
可以预见共享单车的盈利点是可挖掘的,比如车身的广告、品牌合作推广、O2O电商等等,但需企业在后期不断的开发和研究。未来,共享单车或成为大数据公司、新媒体广告公司、o2o综合服务平台……
 
无论如何,摩拜、ofo为首的共享单车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。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,互联网公司再无法像滴滴、美团等通过单纯的平台进行强运营,这时就需要有产品作为依托,单车就是最强的依托。
 
与纯互联网的“轻模式”创业不同,共享单车赛道涉及产品的生产、投放以及运营,互联网的规模化优势并不明显。共享单车“低客单、重运营”模式,导致收入无法覆盖成本显而易见。
 
很难想象。共享单车走向何方。
文章关键词